BIM技術應用于機電安裝工程中,進行管線綜合與碰撞檢查、預制件加工、工程量統(tǒng)計和施工模擬及進度控制等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顯著提高效率、控制成本,還可以實現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日前,杭安公司蘇州星港街項目部在項目實際施工過程中,大量應用BIM技術,工程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杭安公司承接的蘇州星港街路東公共設施機電安裝工程,總建筑面積54225.03平方米,分為地下2層,其中非人防區(qū)12254平方米。機電安裝系統(tǒng)工程由通風空調部分(包括VRV空調系統(tǒng))、電氣部分(包括動力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防雷接地系統(tǒng)等)、消防部分、給排水部分等組成。
在該工程中,項目部利用Autodesk Revit等軟件搭建了三維建筑結構和機電管線模型,對管線進行機電綜合優(yōu)化設計。從而使得做出的工程有特色、有亮點、有質量,并保證結構美觀、使用功能齊全、設計人性化等。
一是直觀可視。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整個過程都是可視的,可以用效果圖展示提前了解工程的情況。對于一些較復雜的區(qū)域經過管線綜合后能較直觀指導生產,如管線較復雜的非人防西區(qū),經管線綜合后管線分層達4層,在模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每條管線的位置、高程、走向,甚至溝槽配件。讓每一個普通工人都能看懂圖紙了解管線布局走向,從而減輕現場管理人員的工作,大大提升施工進度。
二是專業(yè)協調。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對各專業(yè)的碰撞問題進行協調。如人防區(qū)風機房風機出口大風管與結構超大梁相遇,在土建施工前及時與土建單位溝通將梁上翻,從而保證了業(yè)主所要求的凈空標高,提前發(fā)現問題提前解決,減少返工減少聯系單。
三是出圖可靠。BIM建筑信息模型可以輸出綜合管線圖(經過碰撞檢查和設計修改,消除了相應錯誤以后)、綜合結構留洞圖(預埋套管圖)、碰撞檢查偵錯報告和建議改進等方案。項目部做到班組人手一份綜合管線圖,各專業(yè)管線均得到了詳細體現,不再是我方唱罷你登臺,真正實現了“海陸空(水電風)三軍協同”,方便各工種合作協調施工。
四是縮短工期。BIM建筑信息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實際存在的信息,基本能實現模型與實際相一致。利用這一特點,項目部對風管、水管、橋架等在土建施工階段進行了大量的預制,預制可利用率幾近100%;項目部提前與土建單位聯系精準地預留了大量的孔洞減少了二次開洞;同時,他們還利用模型放樣直接提供給加工廠加工,現場組裝。據初步統(tǒng)計,風管返廠率僅0.4%,可見其精確程度,從而使得成品更加美觀,更是提高了施工過程的機械化程度;各專業(yè)走向及翻高翻低已提前在圖紙中有所體現,碰撞也已提前排除,各班組利用手頭圖紙可直接進行施工,各班組分層分區(qū)域交替施工,從而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預計可縮短30%工期。
五是材料統(tǒng)計。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模型基本與實際一致。項目部利用軟件的材料統(tǒng)計功能生成明細表,精準統(tǒng)計出如大到風管面積、管道米數等,小到噴頭數量、各型號彎頭三通數量等,避免了材料多報少報,為項目部節(jié)約了成本。
由于在實際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成果,蘇州星港街項目部經杭安公司推薦,現在已經報名參加“安裝之星”全國BIM應用大賽,通過文字、圖片或視頻等方式,演示BIM技術應用的主要特點、亮點和創(chuàng)新點,有望取得好成績。
(武慶林 趙鼎)
杭安公司承接的蘇州星港街路東公共設施機電安裝工程,總建筑面積54225.03平方米,分為地下2層,其中非人防區(qū)12254平方米。機電安裝系統(tǒng)工程由通風空調部分(包括VRV空調系統(tǒng))、電氣部分(包括動力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防雷接地系統(tǒng)等)、消防部分、給排水部分等組成。
在該工程中,項目部利用Autodesk Revit等軟件搭建了三維建筑結構和機電管線模型,對管線進行機電綜合優(yōu)化設計。從而使得做出的工程有特色、有亮點、有質量,并保證結構美觀、使用功能齊全、設計人性化等。
一是直觀可視。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整個過程都是可視的,可以用效果圖展示提前了解工程的情況。對于一些較復雜的區(qū)域經過管線綜合后能較直觀指導生產,如管線較復雜的非人防西區(qū),經管線綜合后管線分層達4層,在模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每條管線的位置、高程、走向,甚至溝槽配件。讓每一個普通工人都能看懂圖紙了解管線布局走向,從而減輕現場管理人員的工作,大大提升施工進度。
二是專業(yè)協調。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對各專業(yè)的碰撞問題進行協調。如人防區(qū)風機房風機出口大風管與結構超大梁相遇,在土建施工前及時與土建單位溝通將梁上翻,從而保證了業(yè)主所要求的凈空標高,提前發(fā)現問題提前解決,減少返工減少聯系單。
三是出圖可靠。BIM建筑信息模型可以輸出綜合管線圖(經過碰撞檢查和設計修改,消除了相應錯誤以后)、綜合結構留洞圖(預埋套管圖)、碰撞檢查偵錯報告和建議改進等方案。項目部做到班組人手一份綜合管線圖,各專業(yè)管線均得到了詳細體現,不再是我方唱罷你登臺,真正實現了“海陸空(水電風)三軍協同”,方便各工種合作協調施工。
四是縮短工期。BIM建筑信息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實際存在的信息,基本能實現模型與實際相一致。利用這一特點,項目部對風管、水管、橋架等在土建施工階段進行了大量的預制,預制可利用率幾近100%;項目部提前與土建單位聯系精準地預留了大量的孔洞減少了二次開洞;同時,他們還利用模型放樣直接提供給加工廠加工,現場組裝。據初步統(tǒng)計,風管返廠率僅0.4%,可見其精確程度,從而使得成品更加美觀,更是提高了施工過程的機械化程度;各專業(yè)走向及翻高翻低已提前在圖紙中有所體現,碰撞也已提前排除,各班組利用手頭圖紙可直接進行施工,各班組分層分區(qū)域交替施工,從而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預計可縮短30%工期。
五是材料統(tǒng)計。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模型基本與實際一致。項目部利用軟件的材料統(tǒng)計功能生成明細表,精準統(tǒng)計出如大到風管面積、管道米數等,小到噴頭數量、各型號彎頭三通數量等,避免了材料多報少報,為項目部節(jié)約了成本。
由于在實際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成果,蘇州星港街項目部經杭安公司推薦,現在已經報名參加“安裝之星”全國BIM應用大賽,通過文字、圖片或視頻等方式,演示BIM技術應用的主要特點、亮點和創(chuàng)新點,有望取得好成績。
(武慶林 趙鼎)